河图洛书/河圖洛書

* 河图(朱子称洛书)以"奇数为主,以五奇数统四耦数,而各居其所,盖主于阳以统阴而肇其变数之用",洛书(朱子称河图)以"生数为主,以五生数统五成数,而同处其方,盖揭其全以示人而道其常数之体也"。

河图交九數之圖

奇数为阳数,下一、上九、左三、右七、中五分居五方为天之象,而偶数二、四、六、八分居四隅或四侧,此为"五奇数统四偶",正者为君,而侧者为臣,以示"阳统阴"。 总数和为四十五,为天地自然之数变化而来,为不全,故为变数之用。
九:一+三+五,六:二+四,为三天两地(«大傳»曰:「天一地二,天三地四,天五地六, 天七地八,天九地十。」)
九六之变为七八:方位也依次变化。
河图去中五,则成四十,奇偶各居二十,亦两仪也,由一二三四变六七八九,纵横十五,而互为七八九六,亦四象也。四方之正以为乾坤离坎,四隅之偏以为兑震巽艮,亦八卦也。

●●
●●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乾
○○○○○○○○○

●●
○○○
○○○○○
○○○○○○○
●●●●
●●●●


●●●
●●●

洛书聯十數之圖

洛书生数居内,成数居外,中(内)者为主,而外者为客,以五生数统五成数。
洛书纵横十五,七八九六迭为消长,其与一二三四关系为一与九相对,二与八相对,三与七相对,四与六相对,每一对合为十。
七八九六为四象,布四隅之数是四象生八卦。
洛书之虚五与十是太极,五十五之数减去十五,则为四十,奇数二十,偶数二十,是为两仪。以一二三四加五为六七八九,是为四象,以四象居四方,再补四隅之空,是为八方,以八卦居之,是为四象生八卦。
* «启蒙»中指生数:一二三四五,从五行看是生数;成数:生数分别加五则为六七八九十。
       离火
○○○○○○○
        ●●
○○○
●●●●●●●●
震木
       ○○
         ○
       ○○
 ●●      ●●
   ●         ●
 ●●      ●●
兑金
○○○○○○○○○
●●●●
         ○
●●●●●●
       坎水

大衍之数五十/大衍之數五十

京房云:「五十者,十日、十二辰、二十八 宿也。其一不用者,天之生氣也。」
馬融云:「北辰兩儀,日月四時、五行,十二月二十四氣,北辰居位不動也。」
荀 爽云:「卦各有六爻,六八四十八,加乾坤二用《乾》初九, 勿用也。」
鄭康成云:「天地之數五十有五,以五行氣通。 凡五行減五,大衍又減一也。」
姚信、董遇云:「天地之數五十有五,其六以象六畫之數,故減之而用四十九也。」
王弼、韓康伯云:「演天地之數,所賴者五十其一,不用《易》之太極也。」
孔穎達云:「弼意為萬物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,其用此策,推演天地之數,唯用五十策也。」
東坡云:「五行蓋交相成也,水火木金得土而成,故一得五而成六,二得五而成七,三得五而成八,四得 五而成九。土得水之一,火之二,木之三,金之四而成十。」
潁濱云:「天一地二,天三地四,天五地六,天七地八, 天九地十。」此十者,天地五行之數也,文王取之以為蓍數,曰「大衍之數」,取其五十云爾。用《干揲》蓍則可,而 非天地五行之全數也。故繼之曰「天數五,地數五。」今謂五行之數止于五「十,是天五為虛語,天數不得二十有五,地數不得三十也。使土無生成數四十而已, 尚何五十之有?」
仁傑曰:「諸儒論大衍之數無慮十餘 家,日辰卦爻之類既數其指為天地之數與五行之 數者,二數殊科,又未可牽合而一也。
孔穎達云:『天地之數相合為五十五。此乃天地陰陽奇耦之數,非是上文』」衍天地之策,其說甚明。至五行生成之數,諸家謂土生五,成數十,是又不離天地五十五之數,亦非也。
朱熹云:「河图而虚十,则洛书四十有五之数也。虚五则大衍五十之数出。积五与十则洛书纵横十五之数也。以五乘十,以十乘五则又皆大衍之数也。洛书之五,又自含五,而得十,而通为大衍之数矣。」
獨沈氏以《素問》推之,謂土生數五,成數亦五,水火 木金皆待土而成,土更無所待,故止一五而已,合五行之數為五十也。案五行之數,不待《素問》為然。其生數見于《洪範》,其成數見于《禮經》。
管氏、淮南之書,合生 成之數,則太元具焉,此固五行之全數也。若曰五行 減五,六畫減六,五十去一,而用四十有九,于萬有一千五百二十之數,天地五十五之數之中而取五十焉,是未免私意為之加損也。
《說卦》曰:「河出圖,洛出書, 聖人則之。」蓋《洛書》有一二三四五之文,《河圖》有七八 九六之文,而五隱于其間,聖人亦不過因其全數之 自然而則之。何敢毫髮加損于其間哉。謂土無成數。
而《洛書》之數四十有五。「土成數十。」而《河圖》之數五十有五者。皆出鄭董之說云

成为周易Pro会员

加入我们,让我们一起探索易理與象數
会员来自全球75个国家的708个城市,期待您的加入!

免费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