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卦成列,象在其中矣。因而重之,爻在其中矣。剛柔相推,變在其中矣。繫辭焉而命之,動 在其中矣。吉凶悔吝者,生乎動者也。剛柔者,立本者也。變通者,趨時者也。吉凶者,貞勝 者也。天地之道,貞觀者也。日月之道,貞明者也。天下之動,貞夫一者也。
八卦成列,象在其中矣,因而重之,爻在其中矣,重,直龍反。成列,謂《乾》一,《兌》二,《離》三,《震》四,《巽》五,《坎》六,《艮》七,《坤》八之類。象,謂卦之形體也。因而重之,謂各因一卦而以八卦次第加之,爲六十四也。爻,六爻也。既重而後卦有六爻也。剛柔相推,變在其中矣,繫辭焉而命之,動在其中矣。剛柔相推,而卦爻之變,往來交錯,無不可見,聖人因其如此,而皆系之辭以命其吉凶,則佔者所值當動之爻象,亦不出乎此矣。 吉凶悔吝者,生乎動者也,吉、兇、悔、吝,皆辭之所命也。然必因卦爻之動而後見。剛柔者,立本者也,變通者,趣時者也。趣,七樹反。一剛一柔,各有定位,自此而彼,變以從時。 吉凶者,貞勝者也,貞,正也,常也,物以其所正爲常者也。天下之事,非吉則兇,非兇則吉,常相勝而不已也。天地之道,貞觀者也,日月之道,貞明者也,天下之動,貞夫一者也。觀,官換反。夫,音扶。觀,示也。天下之動,其變無窮,然順理則吉,逆理則兇,則其所正而常者,亦一理而已矣。
八卦成列,象在其中矣。備天下之象也。因而重之,爻在其中矣。夫八卦備天下之理,而未極其變,故因而重之以象其動用,擬諸形容以明治亂之宜,觀其所應以著適時之功,則爻卦之義,所存各異,故爻在其中矣。剛柔相推,變在其中矣。系辭焉而命之,動在其中矣。剛柔相推,況八卦相蕩,或否或泰,系辭焉而斷其吉兇,況之六爻,動以適時者也。立卦之義,則見於《彖》、《象》,適時之功,見存之爻辭。王氏之例詳矣。吉兇悔吝者,生乎動者也。有變動而後有吉兇。剛柔者,立本者也。變通者,趣時者也。立本況卦,趣時況爻。吉兇者,貞勝者也。貞者,正也,一也。夫有動則未免乎累,殉吉則未離乎兇。盡會通之變,而不累於吉兇者,其唯貞者乎?《老子》曰:「王侯得一,以為天下貞。」萬變雖殊,可以執一御也。天地之道,貞觀者也。明夫天地萬物,莫不保其貞,以全其用也。日月之道,貞明者也。天下之動,貞夫一者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