䷎ 上六:鳴謙,利用行師,征邑國。上六。响应谦卑的态度,适宜派遣军队,讨伐属邑小国。 「魏·王弼等疏唐·孔颖达·周易正義·」 上六:鳴謙。利用行師徵邑國。最處於外,不與內政,故有名而巳,志功未得也。處外而履謙順,可以邑一國而巳。《象》曰:「鳴謙」,志未得也。可用行師,「徵邑國」也。夫吉兇悔吝,生乎動者也。動之所起,興於利者也。故飲食必有訟,訟必有眾起,末有居眾人之所惡而為動者所害,處不競之地而為爭者所奪,是以六爻雖有失位,無應乘剛,而皆無兇咎悔吝者,以謙為主也。「謙尊而光,卑而不可逾」,信矣哉![疏]正義曰:「鳴謙」者,上六最處於外,不與內政,不能於實事而謙,但有虛名聲聞之謙,故云「鳴謙」。志欲立功,未能遂事,其志未得。既在外而行謙順,唯利用行師征伐外旁國邑而巳,不能立功在內也。[疏]「《象》曰鳴謙」至「徵邑國也」。○正義曰:「志未得」者,釋「鳴謙」之義也。所以但有聲鳴之謙,不能實爭立功者,以其居在於外,其內立功之志,猶未得也。「可用行師徵邑國」者,釋「行師徵邑國」之意。《經》言「利用」,《象》改「利」為「可」者,言內志雖未得,猶可在外興行軍師徵邑國也。○注「動之所起興於利者也」。○正義曰:「動之所起興於利」者,凡人若不見利,則心無所動。今動之所以起者,見利乃動,故云「興於利」也。「飲食必有訟,訟必有眾起」者,欲明為利乃有動,動而致訟,訟則起兵。故《序卦》「需」為飲食,飲食必有訟,故需卦之後次訟卦也。爭訟必興兵,故訟卦之後次師卦也。 「宋·邵雍·梅花易數·」 邵雍解平:得此爻者,有争诉之扰,但会不辨自明。做官的须修德养身,进取有望。
䷎ 六五:不富,以其鄰,利用侵伐,無不利。六五。不靠财富就得到邻居支持,适宜进行征战,没有不利的事。 「魏·王弼等疏唐·孔颖达·周易正義·」 六五:不富以其鄰,利用侵伐,無不利。居於尊位,用謙與順,故能不富而用其鄰也。以謙順而侵伐,所伐皆驕逆也。《象》曰:「利用侵伐」,徵不服也。[疏]正義曰:「不富以其鄰」者,以,用也。凡人必將財物周贍鄰裏,乃能用之。六五居於尊位,用謙與順,鄰自歸之,故不待豐富能用其鄰也。「利用侵伐無不利」者,居謙履順,必不濫罰無罪。若有驕逆不服,則須伐之,以謙得眾,故「利用侵伐,無不利」者也。[疏]《象》曰:「利用侵伐」,徵不服也。 「宋·邵雍·梅花易數·」 邵雍解平:得此爻者,会得到贵人的帮助而成事,会获得利益,但须谨防生出祸端,与人争诉。当官的会文武兼用,利于进取。读书人会有金榜题名之机会。